“我真不信,明明做的是正经生意,结果一地鸡毛。”
这是我朋友阿强(化名)在转掉他那家酒楼最后一天,对我说的话。那天他从厨房走出来,穿着油渍斑斑的工作服,脸上浮着一种疲惫中带点自嘲的神色。
他投了整整二十万,想开一家酒楼圆一个“小老板梦”。结果不到十个月,全部亏光,还欠下了五六万债务。
很多人都说“做实体,不可能不赚钱”,可真下场去做的人才知道,水有多深,坑有多大。
这一篇文章,我不写别人的故事,就写阿强这一路开酒楼的全过程,细节我都在,亲眼见过,也陪着他从“雄心壮志”一路跌落。希望你看完,别再盲目“开店梦”。
他辞职下海:信心满满,信念爆棚
阿强以前在一家贸易公司做中层,工资七八千,工作强度大,朝九晚九,但算是稳定。
他一直憋着一口气:不想一辈子给别人打工。
2023年年中,他对我说:“我不想过那种每天坐办公室的生活了。钱虽然不多,但我不想老了后悔。”
他说想开一家小酒楼,目标是“夫妻餐厅+熟人私房菜”,面积不要太大,位置找在老小区附近,不拼流量,主打口碑回头客。
听起来确实靠谱。
他最开始的预算是十万以内,可是后来“计划赶不上变化”。
前期投入:20万,是怎么花没的
阿强选址在我们市中心西边的老社区旁,一个二线城市的城中村片区。人流不算大,但居民稳定,附近有写字楼和小学,早晚都有小客流。
这个铺子是别人转出来的,一层店面,二层厨房加小包间。
他拿下转让费5万元,包含原先的一套旧餐桌椅和厨房设备。
听起来好像不亏?但问题来了——
原有的设备和桌椅老旧残破,根本用不了。
他请了熟人厨师来现场一看,说“这炉灶都漏气了,肯定不能用”。锅碗瓢盆、排风系统、下水道全部要重新整。
设备翻新:1.8万,还是找了便宜路子的二手设备。
排风重装:6千,光买风机和管道就花了好几天选。
油烟净化器:5千,环保检查必装,不装直接查。
餐厅装修:2.6万,简单刷墙换灯+门头招牌换新。
消防备案+灯具电路调整:3千多。
办证跑手续请代办:近5千(包括营业执照、卫生许可、食品经营许可证)。不算进货和房租,他开门前已经砸进去了接近13万。
另外6万用于启动资金和流动资金,包括第一批食材采购、员工工资押金、桌布碗筷采购、餐饮管理系统租赁、会员系统等杂项。
合计:接近20万。
他说,刚开始他觉得一切都值得。等人来了,慢慢能赚回来。
可事实远比他想象中残酷。
真实运营:好评如潮,流水惨淡
刚开业那周,阿强请我们朋友去捧场。
味道确实不错,菜干净实在,是他表哥主厨出品,属于那种“农家私房菜”的路线。
第一周朋友圈宣传做得很足,吃饭的多是熟人,一天流水能有两三千,他一度以为“稳了”。
可到了第二周开始,客流急转直下。
老小区人不多,写字楼上班族根本不在中午吃饭时间出来觅食,只有晚上略微热闹一些。
加上“熟客模式”做不起来,附近居民大多年纪大,舍不得花钱吃外面,年轻人则要么叫外卖,要么嫌远不愿来。
他尝试做团购、做短视频宣传、注册美团外卖,结果发现:
外卖平台每单抽成超25%,加配送、包装,一单利润微薄;短视频拍了几十条,点赞都不过百,没带来实际转化;团购打折后进店的顾客,基本都是一次性“薅羊毛”的。他跟我说:“我们每晚能做五六桌已经很不错了,但营业额撑死也就一千出头,还不如一人摆摊。”
而且,开店最大的坑是:你哪怕没生意,每天照样花钱。
酒楼的“沉没成本地狱”
我帮他算过一笔账:
房租:8000/月(含上下两层)人工:两名厨师+一个服务员+阿强自己上,全月工资支出约15000水电气:接近3000/月(餐饮用电和天然气都贵)每日食材损耗和消耗品采购:至少200元税务、平台抽成、维护费用等其他杂支:500-1000元/月加总下来,一个月成本接近3万。
而酒楼月营业额波动在3.55万之间,**毛利率大概3035%**,也就是说,除非月营业额破6万,他才能略有盈余。
但现实是:从第2个月开始,每月都在亏钱。
最后的崩盘:人被“榨干”了
第8个月,阿强就已经明显撑不下去了。
他每天早上七点进厨房,晚上十一点打烊,身体和精神都非常疲惫。
因为请不起更多人,他要自己采购、记账、接待、打扫。
有次我见他在门口抽烟,眼神空洞地看着对面奶茶店,说:
“他们一杯奶茶成本不到3块,卖15块。我这一个小炒肉成本十几块,卖28,顾客还嫌贵……”
到第9个月,他资金链断裂,开始欠员工工资、拖欠供货商付款,最后只能贴钱关门。
转让出去又费了两个月,砍价砍到只收2万转让费,还附送了“所有设备+营业执照+餐饮系统账号”。
这时,他已经负债将近5.6万元。
他说:以后再有人想开饭店,我第一个劝退
阿强后来找了工作,回去打工做市场部主管。他说再也不碰实体餐饮了。
他说:“做酒楼,哪怕你有手艺、有经验、有资金,都可能输。更别说像我这样,连试错空间都没有。”
我总结他失败的原因:
选址过于乐观,低估了人流量转化能力。前期投入过重,导致成本负担沉重。没有品牌,没有流量支持,难以建立持续客源。运营缺经验,陷入日复一日的“低毛利高消耗”循环。低估了做生意的细节复杂度与抗压能力要求。结尾:普通人真的适合“下场开店”吗?
“别人做能赚钱,你做不一定能赚。”
很多人看着短视频里别人摆摊赚钱、夫妻餐厅爆满、创业成功,热血一涌就冲进来。可真相是:
成功案例被无限放大;失败案例没人关注;做生意不只是投入,更是运营、控本、定价、管理的综合博弈。阿强不是不努力,也不是不聪明,他只是做错了一件事:用想象去替代真实的市场规律。
如果你也想靠开一家餐厅、小店或副业改变人生,拜托,请先看清这个世界是怎么运作的,再决定是否下注。
最后一句话送你:
别被“当老板”的幻觉骗了,普通人一旦失败,是没有试错成本的。
如果你也经历过类似的创业教训,欢迎留言聊聊。
或许你的一段经历,也能成为别人不掉坑的灯塔。 上一篇:代办餐饮营业执照-石家庄栾城区个体餐厅代办注